近几年,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国民重要的代步工具之一。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动两轮车社会保有量达到3.4亿辆,2022年达到3.5亿辆......
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民生问题。
在去年央视的“3.15”晚会上,就曝光了很多知名电动车品牌旗下的电动自行车可以通过解码器等手段突破电动车对于速度的限制,而今年央视的“3.15”晚会上,电动车的安全性再次受到广泛的关注,这一次被央视点名的是头盔。
安全头盔的报道让人心惊:广东中山的一起车辆剐蹭事故中骑车人佩戴的安全头盔严重破损,破裂的碎片扎上了骑车人的眼睛。安全头盔竟成了“戴在头上的刀片”不仅没有起到保护作用,还给使用者带来了二次伤害!
晚会还选取了市场上热销的电动自行车头盔进行了吸收碰撞能量性能、耐穿透性能、固定装置稳定性、佩戴装置强度以及护目镜耐磨等相关性能测试,每一项性能的检测都关乎着在事故发生时,我们所佩戴的头盔能不能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吸收碰撞能量性能是模拟佩戴头盔的头部和路面发生碰撞的接触场景。如果头盔的吸收碰撞性能不合格,会导致佩戴者在发生事故时头部承受巨大的能量撞击甚至可能因帽壳破碎给头部带来二次伤害。需要用ZKHW-601头盔吸收碰撞性能测试仪进行测试。晚会的试验结果看到一个红色的头盔在试验中出现了一道20多公分的裂缝,根本没有任何防护作用。有6批次头盔达不到新国标的要求。
耐穿透性能是模拟佩戴头盔的头部和各种尖锐物体接触的场景。如果耐穿透性能不合格,会导致佩戴者头盔直接和尖锐物体接触,造成头部损伤。需要用ZKHW-601B头盔耐穿透性能测试仪进行测试。晚会的试验结果头盔直接被穿刺锥破坏,甚至头模上也被穿刺了洞。有8批次头盔达不到新国标的要求。
固定装置稳定性是模拟佩戴装置整体能否牢固的佩戴在头部。主要是考虑头盔和头部的贴合程度及稳定性,不会过大脱落或者过小佩戴不舒服,从而佩戴的头盔在发生事故时能否牢固的佩戴在头部,达到保护效果。如果头盔从头部脱落,头部暴露在危险环境中,带来二次伤害。需要用ZKHW-608B头盔固定装置稳定性测试仪进行测试,晚会的试验结果表明有的头盔能很好地固定在头模上,有的则直接飞走,飞走的头盔在发生故事时,起不到应有的防护作用。有7批次头盔达不到新国标的要求。
护目镜耐磨性能是模拟检测头盔护目镜经过风沙或者如篮筐摩擦后的透光性能,透光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前方视线。如果头盔护目镜耐磨性能不合格会造成视线不好,和前面物体、人、车发生碰撞。需要用ZKHW-609头盔护目镜耐磨测试仪进行测试,晚会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头盔试验结果差别很大。有16批次头盔达不到新国标的要求。
佩戴装置强度是考察发生事故时,头盔会不会因为佩戴装置的性能影响持续保护。即如果强度性能合格,则头盔不会从头部脱落;如果强度不够,发生断裂等,头盔会从头部脱落。需要用ZKHW-602B头盔佩戴装置强度测试仪进行测试。晚会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头盔试验结果差别很大。有9批次头盔达不到新国标的要求。
除了晚会上提到的几个性能外,还有头盔的视野、头盔护目镜冲击性能、头盔表面凸起剪切力及摩擦力性能、头盔刚度性能等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晚会反映出市场上的电动自行车头盔产品标准混乱,一些产品粗制滥造,质量参差不齐,不能起到很好地防护作用,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安全保障权。
好消息是: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强制性标准即将实施。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强制性国家标准GB811-2022已经发布,并于今年7月1日即将生效。强制国标的发布,为生产企业依规生产提供标准,为消费者选择合格的头盔提供指南。
消费者在选购电动自行车头盔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消费者在购买头盔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贪图一时之便宜和方便。市场上销售的几十元的头盔千万不要购买,这种头盔的质量往往非常差,难以起到保护作用。注意检查头盔上的标识内容,如厂名厂址、3C标志等内容。
第二,消费者在选购头盔的时候,要动手感觉一下头盔的部件稳定程度,对一些部件明显突出于头盔壳体之外的产品,建议不要购买。上下移动护目镜等装置,一定要灵活可靠。
第三,消费者在购买头盔的时候一定要试戴,不要买与自己头型不匹配的头盔,特别是尺寸偏大的一定不要购买。因为尺寸偏大的头盔戴在头上在发生意外的时候头盔很容易脱落,失去保护作用。也不要购买护目镜透光率差的产品,在驾驶时可能对视线造成影响从而酿成事故。
第四,消费者不要出于方便或应付交警等心理,使用所谓的“安全帽”等代替摩托车乘员头盔。同时,在佩戴头盔的时候,一定要系好带扣,否则头盔将起不到防护作用。
青岛中科恒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PPE检测设备,如安全帽检测设备、头盔检测设备、安全网、安全带检测设备、防护服检测设备等,同时我公司作为中国文教体育用品行业标准委员会委员(GB811-2022标准起草副组长单位)将继续为行业、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